文章详情

乡土散文难忘的农村篮球场

阅读: 57次 发表于:2023-03-14 04:35

文:吴建昌

图:来源网络

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,我们这里凡是有条件的生产大队都有一片篮球场,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大队还建有灯光篮球场。大凡有灯光球场的大队基本上也有一支农民篮球队。我们大队就有灯光球场,当然也就有一支农民篮球队了。每年的秋收冬种以后的农闲时节,生产队与生产队,大队与大队之间,就会举行不拘形式的各种篮球比赛。

我们村的篮球场作文「乡土散文难忘的农村篮球场」

为什么当时我们这里大队里的篮球赛会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,成为一时的时尚呢?这与当时隔壁公社的一个“五吨胜万吨”的篮球故事分不开的。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隔壁公社有个叫洪溪大队的七个农民有一次开着两艘5吨的水泥船到上海的大工厂里去割青草。当时割草需要介绍信,没有介绍信上海的大工厂不让割的。这七个农民那时正好到了上海重型机器厂去割青草。而当时凑巧该厂与闵行轴承厂的球队正在举行篮球比赛。那酷爱篮球的这七个农民便前往观赛。为了能顺利割到青草,又能一过球瘾,七个农民便主动找到上海重型机器厂球队的领导,提出跟对方打一场比赛,对方同意了并承诺:“只要你们能赢,草随便你割,住宿也由我们包了。”当晚的比赛结果出乎上海工人老大哥的意料,最终,洪溪农民队以总成绩领先36分的绝对优势,赢得了胜利。上海重型机器厂是当时我国第一台万吨级自由锻造水压机的生产者,工人无数,厂篮球队更是实力超群,而开着两艘五吨水泥船的7名农民竟然在与实力强大的对手交锋时赢了。从此,“五吨胜万吨”的故事就传开了,也带动了周边公社的农民篮球的大力开展,甚至影响了全县的农民体育运动。

这样我们大队也顺势而为,将原来在大队小学操场上的球场改建成了灯光篮球场。记得球场是泥地的,篮球架是木头做的,是请了大队里手艺最好的木匠做的。最好的木匠大家都他叫传忠叔的。传忠叔的木匠活是全大队最好的,无人能比。他后来还到县里最大的电声厂里去做过模子工。篮球架、篮板做得十分地标准。篮圈是铁制的,当时公社农机厂有做的,球网供销社的文具店里有卖的。所谓灯光球场,开始时是在篮球场的两端竖起六根木头桩子,再在木头桩子顶端拉上粗铁丝,在铁丝上捆上电线,在电线上按上大功率的灯泡就成了。有了灯光球场,那晚上也就可以打篮球了。不过那时农村用电紧张,灯光球场一般只有在小队与小队进行篮球比赛时才使用的,平时打打是不开的。

再后来,感觉到用铁丝拉着灯泡既不安全又影响比赛,后来又变成了在篮球场四角装上更大功率的灯,当时叫“人造小太阳”。四个“人造小太阳”一齐开,黑夜如同白昼,在那时真叫一个“好”。后来我家所在的小队里也建起了一个球场,而且开始也用灯光的。但时间不长,终究是用电量大,用不起啊。

我们村的篮球场作文「乡土散文难忘的农村篮球场」

有了灯光球场,就可以举行像模像样的篮球赛了。记忆最深刻的是所谓的大队与大队之间“邀请赛”了。经常来参加邀请赛的是西面隔壁公社杨树大队篮球队,东面隔壁公社翠南大队的篮球队,以及本公社的南宙、江泾等大队的篮球队。因为都是我们大队周边的,只有一河之隔,路近,摆个渡就是了,所以经常是我邀请你,你要请我,非常地热闹,那当然是在秋收冬种后的农闲时节或春节里。

记得深刻的是我们大队邀请杨树大队的篮球队的那场“邀请赛”。邀请赛的时间是在正月初八。为什么放在正月初八,大概因为到了初八,要走的亲戚基本上也走好了,比赛一下,为正月后的农村开工热热身吧。是不是这样,我们不作主,也不知道,也无需我们知道,我们只管看比赛就是了。赛场放在我们大队的灯光篮球场。杨树大队在我们大队的西边,属洪溪公社的,我们不陌生。因为他们跟我们大队的宋家浜小队仅一河之隔,平时两个小队的篮球爱好者时不时地你来我往地进行小组赛。

比赛那天傍晚,社员们是早早地来到篮球场,前来观看比赛,还不到天黑就将篮球场四周站满了。因为听说曾参加过洪溪的“五吨胜万吨”比赛中的队员“小毛”要来参加比赛。那时的“小毛”是名传奇式的篮球队员,公社内外崇拜他就像现在的球迷崇拜姚明一样地崇拜他。杨树大队为赢下这场比赛,竟把“小毛”请到了。我们大队的篮球爱好者也早就听说“小毛”其人,只可惜是只闻其名,没见其人。今晚他要来参加比赛,正好可以一睹庐山真面目。

尽管是泥球场,但场地是非常平整的。用白石灰画的篮球场地长宽是标准的,石灰线条粗细大致一致。中心圈,罚球区,中线等也画非常到位。篮板架的篮圈上挂上了新的球网,红白相间,煞是醒目。一条粗大的石灰线将场地与观众区隔了开来。比赛的裁判是从翠南大队请来的,以示比赛的公正性。

我们村的篮球场作文「乡土散文难忘的农村篮球场」

果然,比赛一开始,球场有一个高个子队员非常抢眼,只见他传球、运球、三大步上篮,抢篮板等动作十分娴熟。“他就是小毛!”观众中突然有人喊了一声,顿时全场的叫好声、鼓掌声、欢呼声响彻夜空。这时比赛的输赢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“粉丝”看到了自己的“明星”。比赛的最终结果可想而知,“小毛”不是浪得虚名的。但那是没有球员注册制,所以“小毛”代表杨树大队来比赛,作为主场的球队也就无所谓了,更何况那时崇尚的是“友谊第一,比赛第二”的体育精神。

大概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,大队的农民篮球队慢慢地衰落了,后继无人了。没了打篮球的人,再加上小学搬迁了,篮球场也就慢慢地被废置了。篮球架也渐渐地因风雨侵蚀倒下了。就这样,生产大队的灯光球场与大队的篮球队只留在记忆深处了。

好在,现在随着“种文化”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逐步兴起,再加上“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”建设的推动,家乡的农民篮球赛正在逐步地复兴。愿家乡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再次拥有自己的篮球队,在家乡父老乡亲面前大展身手。

记忆中灯光篮球场,记忆中的家乡农民篮球“明星”。

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,投稿邮箱609618366@qq.com,本号收录乡土、乡情、乡愁类稿件。随稿请附作者名,带图片最好,请标注是否原创。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,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:xiangchouwenxue,关注我们。

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

推荐阅读
热门标签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