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
四上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第1课时逐字稿

阅读: 70次 发表于:2023-03-04 20:39

(bluehouse456 全文整理)

同学们好,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。

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单价数量和总价间的关系。

让我们到实际生活中看一看吧。

周日妈妈去超市,计划买六盒酸奶,两个面包,再买一些苹果。

酸奶,每盒八元。

面包,每个12元。

苹果每千克十元。

妈妈买完苹果,称了一下。

质量是四千克。

现在你觉得妈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?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是怎么想的。

萱萱想帮妈妈算一算买酸奶花多少钱。

慧慧想帮妈妈算出买面包花了多少钱。

小丽想帮妈妈解决买苹果花了多少钱?

看来大家都想做妈妈的好帮手。

我们把条件和问题整理一下,请你写一写,算一算买这三样东西各花多少元,开始吧。

算完了吗,我们交流一下。

我帮妈妈算出买酸奶花了多少钱?八乘六等于48元。

我求出买面包共花多少钱?我的列式是,12乘二等于24元。

我解决了买苹果的问题,列式是十乘四等于40元,买苹果花了40元。

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问题。

同学们,你的列式写对了吗?仔细观察这三道题的算式。

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?

我发现这三个问题都是用乘法解决的。

我发现三个算式中有一个因数都表示每件商品多少元,五八元、12元、十元,还有一个因数都表示买了几件,如六盒,两个四千克,他们都是在求一共用的钱数。

你的发现很重要,这三个问题都是知道了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了多少。

要求的都是一共用的钱数。

通过慧慧和小凯的发言,我发现用每件商品的价钱乘买了多少等于一共用的钱数。

真棒,萱萱还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。

你们很善于观察和思考,发现了三个算式的共同点。

都是用乘法计算。

都是知道了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了多少。

要求的都是一共用的钱数。

为什么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了多少,求一共用的钱数要用乘法计算呢?

我是这么想的,大家看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就知道了每份是几。

知道买了多少,就知道有这样的几份。

所以求一共花了多少钱,就是在求几个几是多少。因此这三道题都用乘法计算。

小丽说的可真清楚,在纸上画一画,写一写,就说明了用乘法解决这类问题的道理,还发现他和原来学过的几个几密不可分,真会思考。

生活中,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购买商品的问题。

在数学上,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。

买了多少,叫做数量?

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。

这三个数量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?

我知道了,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。

是的,用商品的单价和数量相乘,就能得到商品的总价了。

老师,我有一个问题,我觉得数量好理解,单价和总价都表示价钱,怎么区分呢?

慧慧提出了一个好问题,想区分单价和总价,就要先理解它们的含义。

同学们,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担架吗?

我和妈妈去超市时,看到货架上有很多商品的价签。

上面就有商品的单价。

看这个价签上写的就是消笔记的单价。

我们具体来看一看。

它的计价单位是个零售价9.9元,就是削笔器的单价,表示每个削笔器9.9元。

有的商品价签是这样的,这是一种香皂的价签,它的单位是块,售价是5.8元,表示每块香皂的单价是5.8元。

这是草鱼的价钱,它是以条为单位出售的,每条草鱼22.8元,22.8元就是草鱼的单价。

还有的商品价签是这样的。

比如这种牛奶的价钱,它的单位不太一样,它是以箱为单位的,售价是55元,表示每箱牛奶的单价是55元。

还有像这种长尾家是以桶为单位的,每桶长尾家的单价是29.9元,同学们从商品的价签上我们能找到单价。

每个削笔器9.9元,每块香皂5.8元,每条草鱼22.8元,每箱牛奶55元。

每桶长尾加29.9元等等。

只要是每件商品的价钱,就是商品的单价。

你们看,在超市的购物小票上也有单价、数量、总价,哪个是单价,哪个是数量,哪个是总价呢?请你自己看一看,想一想。

同学们,你们想好了吗?

我知道这个小星号表示的是数学中的乘号,数量乘单价是金额,所以这个三表示牛奶的数量,2.3元是牛奶的单价,6.9元就是牛奶的总价。

我同意慧慧的意见,小星号前面的332分别表示牛奶、饮用水和面包的数量。

小星号后面的2.314.8表示这三样商品的单价。

而6.939.6表示的是它们的总价。

同学们,你们看懂了吗?在小票上我们能找到商品的单价、数量和总价。

小票上还有一些信息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继续研究它们的含义。

我们看到货架上的小价签,上面写的都是商品的单价。在超市里,我们还能看到一些称重商品上贴着小标签。

看,这是已经称好种的蜜瓜、干果、红豆上贴的标签,上面的信息比较多,你能从标签上找到单价、数量和总价吗?找一找吧。

我来说一说红豆的这张标签吧,这张标签上标出了单价是十元每千克,净重是两千克,也就是数量,总价20元表示的就是两千克。红豆的价钱是用单价乘数量,也就是十乘二计算出来的。

我仔细观察了这个标签,这里有单价是每千克11.96元。

我还从标签上发现,这块蜜瓜有一点二九八千克,所以15.52元表示的是一点二九八千克蜜瓜一共要花多少钱,也就是总价了。

同学们,你们和萱萱想的一样吗?

我想说说干果的标签,标签上已经标出了单价是每千克20元,净含量是零点四七四千克,所以我认为这里的金额表示零点四七四千克干果的价钱,因此金额9.50元就是干果的总价。

我们可以通过标签上的标注来辨别单价、数量和总价。

通过刚才的学习,我们发现像这种需要称重的粮食、水果、零食等商品,标签上有两个价钱。

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如何辨别谁是单价,谁是总价了,在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区分。

现在,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单价、数量和总价的含义,也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。

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。

你能判断下面这两个问题中的单价、数量和总价吗?

请你说出已知的是什么,要求的是什么,再解答出来,一会儿我们来交流。

篮球每个80元,哪三个要多少钱?每个80元是单价,三个是数量,要求的是总价,求总价可用单价乘数量,所以我的列式是80乘三等于240元。

还可以这样想,篮球每个80元,买三个就是三个80元,求三个80元是多少?用乘法计算。

在解决这个问题时,小凯运用了今天学习的数量关系,萱萱是用求几个几是多少的知识解决了问题。

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?

三瓶酸奶是15元,所以15元是总价,三瓶是数量。

求每瓶酸奶多少钱,是在求单价?

可以用总价除以数量得出单价,列式是15除以三等于五元。

也就是把15元平均分成三份,求每份是多少?

用15除以三等于五元,求出每份五元就是每瓶酸奶的单价。

同学们,你们能够有理有据的分析解决问题,真棒,现在你们不仅知道了单价、数量、总价的含义,而且还能灵活运用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了。

我们再到学校去看一看吧。

王老师负责学校的采购,他得到了几位老师购买教学用具的信息。

美术老师需要30包彩纸,每包彩纸12元,还需要15包卡纸。

每包卡纸18元,体育老师要买一些篮球、足球和乒乓球拍,篮球每个50元,要买12个,足球每个45元,要买15个,乒乓球拍每个34元,要买20个。

这段话信息好多呀,咱们帮王老师整理一下吧,怎样整理才能一目了然呢?能不能用上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?

请你先思考,再整理并写下来。

同学们,你是怎样整理的?我们来交流一下。

我从刚才的购物小票上受到启发,所以我按照商品名称、单价、数量对上面的信息进行了整理。

我跟慧慧的差不多,不过我整理成了表格的形式,我觉得用今天学习的单价、数量、总价的知识,能够把上面一大段信息整理的更清晰。

我在小楷的基础上加了一列总价,已经有了单价和数量,就可以算出每样用具的总价了。

你们真有办法用上了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,非常棒。

看,用了今天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进行整理,就让这么多的信息变得简洁明了了。

在我们的生活中,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单价,数量和总价,并且用到了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,如。

网购订单。

加油站的计价表。

医院的缴费清单。

订房间的订单等等,这里面都用不同方式呈现了单价、数量和总价及它们之间的关系。

这在我们身边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呢。

回顾我们学习的过程。

我们先帮妈妈解决了去超市购物的问题。

发现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。

理解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,还一起研究了这个数量关系背后的道理。

最后,运用新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。

通过今天的学习,你有哪些收获呢?

我知道了单价、数量和总价的含义,单价表示的是每件商品的价钱,总价是购买商品一共用的钱数。

在解决买东西的问题时,这些算式都可以用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来概括。

我还知道了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这个数量关系背后的道理。

我觉得今天的学习过程对我来说很有帮助,通过我们熟悉的问题,学习了新的数量关系。

同学们,在其他我们熟悉的问题中,还有没有别的数量关系呢?

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研究。

今天的学习内容是数学书第52页。

课后请同学们完成数学书第54页第三题和第55页第八题。

今天的数学课,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。

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

推荐阅读
热门标签
返回顶部